放电现象

周志高 提交于 周日, 07/10/2022 - 09:52

带电物体失去电荷的现象叫做放电。常见的放电有以下几种:

  • 接地放电
    • 地球是良好的导体,并且特别大,所以地球能够接受大量的电荷而不明显地改变地球的电势。如果用导线将带电物体与地球相连,如果带电物体本来带的是负电荷,那么负电荷将从带电物体流向地球,直到本来带电的物体变得不带电或者带电特别少;如果带电物体本来带的是正电荷,那么它将从地球吸纳带负电的自由电子,从而中和自己的电性。
    • 生产和生活中,我们往往要避免物体上积累大量的电荷,例如家用电热水器,就不能让它积累大量电荷,这将对人造成触电危险。这种情况下,我们给电热水器采取接地措施,就可以消除电热水器上的电荷。
  • 尖端放电
    • 空气电离:通常情况下空气是不导电的。但是如果电场特别强,空气分子中的正负电荷受到方向相反的强电场力,有可能被“撕”开,这个现象叫做空气的电离。由于电离后的空气中有了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,空气就可以导电了。空气电离后产生的负电荷就是电子,失去电子的原子带正电,成为正离子。
    • 导体上的电荷总是分布在表面上,而且一般来说,导体表面的电荷分布并不均匀,导体尖端的电荷分布特别密集,所以导体尖端附近空气中的电场特别强,可能使得附近空气电离,空气成为导体,从而导致放电现象产生,这种放电现象叫做尖端放电。
    • 高压输电线和高压设备的金属元件,表面要处理得很光滑,就是为了避免尖端放电现象。
  • 火花放电
    • 当高压带电物体与导体靠得特别近时,强大的电场会使它们之间的空气瞬间电离,电荷通过电离的空气形成电流。当电流特别大时,会产生大量的热,使得空气发声发光,产生电火花。这种放电现象叫做火花放电。